> 文章列表 > 三种青年上学的不同表现(三种青年)

三种青年上学的不同表现(三种青年)

三种青年上学的不同表现(三种青年)

很多人对三种青年上学的不同表现,三种青年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1、鲁迅笔下的青年形象,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2、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

3、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

4、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

5、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

6、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

7、鲁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8、 鲁迅创作《伤逝》的目的,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同类题材小说,不是为了表现青年人为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而对封建婚姻观的反抗,也不是为了歌颂当时风行一时的\"个性解放思想\",而是为了指出\"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探讨受\"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一代\"五四\"反叛青年在冲出家庭的牢笼后如何才能走上\"新的生路\"。

9、 鲁迅在写作这篇小说的两年前,即1923年12月,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作过一次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

10、《娜拉》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一部社会问题剧,曾被译作《傀儡家庭》在中国公演,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11、当时人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走出家庭,而鲁迅则在演讲中告诫大家:\"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12、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13、……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

14、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的。

15、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16、\"两年之后,鲁迅旧话重提,是因为他认为\"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仍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17、因此,他在《伤逝》中不厌其烦地12次用了\"新的生路\"一词。

18、《狂人日记》中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

19、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为以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20、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 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21、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22、 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

23、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

24、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

25、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26、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文言小序\"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27、\" 参考资料:xkg2010.teacher.com.cn/...593610。

本文【三种青年上学的不同表现(三种青年)】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